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21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882篇
教育   16782篇
科学研究   6527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3051篇
综合类   1905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33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805篇
  2019年   729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640篇
  2016年   795篇
  2015年   995篇
  2014年   2303篇
  2013年   2571篇
  2012年   2853篇
  2011年   2862篇
  2010年   1872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1783篇
  2007年   1957篇
  2006年   1823篇
  2005年   1476篇
  2004年   1206篇
  2003年   961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意义]语言贯穿于非传统安全的多个方面,不仅可以成为安全化的指涉对象,还能够发挥其修辞、认知、评价与建构功能赋予存在性威胁以合法性,影响受众对国家政策的接受度。深入探究隐喻图景与反恐现实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发挥隐喻在反恐情报汇集、甄别与研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选取12个国家的52家主流媒体相关报道建立非传统安全话语专题语料库,使用Wmatrix语料库软件和语义网络分析技术整体呈现隐喻图景,揭示隐喻模式及其蕴涵意义。[结果/结论]恐怖主义媒介话语的隐喻图景以犯罪隐喻、战争隐喻、道德隐喻、疾病隐喻和自然隐喻为主要的隐喻类别,通过揭示恐怖主义基本特征、塑造参与者身份形象、描述两极化与妖魔化的故事情节、激活受众认知框架并做出道德评价等方式建构出一幅复杂多元的隐喻图景。隐喻通过塑造受众的认知模式间接地作用于反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拓展非传统安全研究维度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意义]探究图书情报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在网络谣言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两门学科在网络谣言研究中的共性与差异性。[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方法,对发表于图书情报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的CSSCI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关于网络谣言研究的文献,从发文机构、核心作者以及关键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论]两门学科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有着网络谣言研究方法的差异性、谣言传播研究的不同方向、网络谣言研究对象的相似性,同时也发现两门学科在论文发表方面存在着融合研究。建议加强本学科的相互合作、加强两门学科间的融合研究、两门学科间互相吸纳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研究在专业虚拟社区中如何激励用户创新。提出专业虚拟社区成员创新的影响因素为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社区联结程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识别意见领袖,并以意见领袖为中心构建成员网络关系,分为中间层、边缘层和意见领袖;基于成员网络关系,结合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成员创新行为产生的动机,并以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创新,靠近意见领袖的中间层表现出社交需求,距离意见领袖较远的边缘层表现出获得关注的需求;对比流失的成员,留存的成员表现出自我实现的需求促使其产生创新行为。最后基于研究发现,给出管理启示包括:企业应多关注专业虚拟社区的创新激励建设,提高社区联结程度,满足成员的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994.
韩国政府机构的各类技术水平评估具有共性特征:目的是评估韩国各领域中长期研发计划中的核心技术,了解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差距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研发战略,为国家制定中长期研发战略和投入优先顺序提供依据;主要评估对象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韩国;评估内容为技术水平、技术差距及其原因等;评估方法主要是德尔菲法和论文/专利分析法。以韩国科学技术评价院为例,其每两年一次对国家战略技术进行技术水平评估,实施体系由运营委员会、评估委员和综合支撑小组构成,采取选定核心专家实行5年任期制,增加活动力、技术力指标和活跃度、吸引力指数等改进措施。研究得到对我国改进和完善技术水平评估方法、健全技术水平评估体系的启示:通过相关立法为技术水平评估、技术预见提供依据和法律保障;定期、长期开展国家层面技术水平评估和监测;关注技术水平前瞻评估和评估方法优化改善;加强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评估结果信息公开共享等。  相似文献   
995.
杨思洛  董嘉慧 《现代情报》2021,40(11):167-177
[目的/意义] 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核心作者、关键词共现网络,对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梳理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智慧服务策略探索以及在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未来的研究将围绕技术的融合、智慧服务效能提升、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3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996.
苏敏  冯淑怡  陆华良  樊鹏飞 《资源科学》2021,43(11):2236-2250
为提高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综合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大五人格理论,分析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行为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潜在类别分析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对河北省邯郸市1779户农户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户对正确投放生活垃圾的评价越积极、越愿意遵从家人和朋友的环保期望、在正确投放时感知到的困难度越低,其正确投放生活垃圾的意向就越高,最终正确的投放行为也越容易实现。②人格特质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为的心理机制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且该调节作用由稳定性人格特质元产生。随和性和责任性能增强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但也会削弱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神经质能增强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据此,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建议政府在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并充分考虑农户的人格特质,制定出更多个性化的环境治理方案,引导和激励农户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意义] 本文从科学前沿概念出发,对当前已有的基于文本内容的科学前沿探测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为科学前沿探测方法的发展提供基本参考和启发。[方法/过程] 对科学前沿相关概念、基于文本内容的科学前沿探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现有探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结论] 对科学前沿极其相近概念做出进一步辨析,总结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宋璐璐  曹植  代敏 《资源科学》2021,43(3):501-51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和消费国,汽车行业带来的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辨析汽车行业的物质资源代谢特征和碳减排潜力可为落实循环经济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动态物质流模型,预测了中国乘用车中21种物质材料的代谢特征,评估了乘用车使用过程中的碳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49—2019年中国乘用车中的物质存量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由2.3万t增加至3.7亿t。2030年后物质存量逐渐饱和,并于2050年达到5.6亿~11.1亿t;②2050年乘用车中物质材料报废量将超过需求量并达到37.4百万~73.8百万t/年;其中,钢铁(包括高强钢、普通钢和铁)报废量将达到21.2百万~42.4百万t/年;其他战略金属和稀贵金属报废量将达到36.8万~59.8万t/年;延长乘用车使用寿命以及较低的乘用车保有量可有效减少产废量;③提高汽油车的燃料效率是最有效的碳减排策略,其碳减排潜力高达3.3亿t,可降低40%的碳排放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汽车行业物质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及碳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9.
李新  康欣宇  林靖  陈璐  王敏晰 《资源科学》2021,43(3):535-54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消费国,铅资源对外依存度一直保持在20%左右,而铅在全生命周期的损失带来的环境影响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生命健康。本文定量分析了中国铅元素的流量、社会存量、理论报废量、回收量和循环效率等指标,得到中国铅资源在其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投入产出量、损失量和循环效率等情况,从而为中国铅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影响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①1949—2017年中国铅的社会存量已达2553.2万t,其中82%的社会存量集中在2000—2017年期间;②1949—2017年,铅制品理论报废量已达3822万t,而实际再生铅的产量仅为1977万t,理论循环效率为52%,远低于欧美的98%;③2017年中国铅在生产、制造、消费和回收等4个阶段损失量的占比分别为6%、7%、14%和73%,表明政府在铅生产、制造和消费领域的一系列强制性管理政策效果明显,铅废物回收是铅损失控制的关键点;④未来中国铅的消费仍保持较高水平,铅制品的报废量将持续增加。因此,全面控制铅在各阶段的损失仍需政府进一步强化生产、制造和消费阶段的管理政策执行力度,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出台系列强制性废料管理和报废回收的政策,大幅提高铅在全生命周期的利用效率和循环效率,有效解决中国铅资源短缺和环境危害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李小永  赵振斌  李佳乐  张熠 《资源科学》2021,43(5):1051-1064
从空间角度揭示旅游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可为深刻理解社区现象或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选取肇兴侗寨为案例地,通过2013年、2018年2次实地调查,采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运用景观价值理论和质性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居民视角的景观价值变化探索社区旅游化在空间上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研究发现:①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化的过程包括社区生活功能主导、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趋衡两个阶段。旅游化使得社区空间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增强,对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有所减弱;②社区旅游化表现出非均衡性的空间特征,标志性景观的旅游化程度高,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从鼓楼转变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③居民视角的旅游化过程是一个社区生活不断为旅游发展让步,旅游功能空间演变为强势空间,而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变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的过程。居民视角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研究为全面深入认识旅游化现象提供来自社区内部的观点,为社区变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